目前本站已有 十几万 份求职资料啦!


张冀光: 无法停下创业的脚步

10-16 00:30:01 来源:http://www.qz26.com 人物传奇   阅读:80
导读: 63岁的张冀光和妻子曲折的创业故事,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xx年的商业进化史。 “最近xx年来,我几乎就做一件事情。”在xx年创业历程中经历了多次起落的铭万创始人张冀光笃定的说,这件事情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不过最终找准这一定位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有些沉重。 “我在苦难中,你曾使我宽广。”《圣经》中的颂歌告诉人们,人生的困苦,是成就宽广的沃土。几度创业的张冀光在遭遇一连串的困苦后,铭万在创立4年多的时间里均获得了快速发展:20xx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亿元,20xx年的增长仍将超过50%,有20多万家中小企业成为其客户。 向外国人卖信息 19xx年代初期,张冀光还是中国万千从事国际贸易的“倒爷”之一,模式很简单:从国外引进新的科技产品,转卖给国内用户。一位曾是中国最早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朋友告诉他,中国人在很多方面已经机会不大了,美国已有石油大王、钢铁大王、化工大王,我们想比人家做得好很难,毕竟别人起步早一、二百年,“但有一条外国人绝对做不过,就是信息”。 张冀光
张冀光: 无法停下创业的脚步,标签:人物传记,财富人生,财富人物故事,http://www.qz26.com

    63岁的张冀光和妻子曲折的创业故事,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xx年的商业进化史。

    “最近xx年来,我几乎就做一件事情。”在xx年创业历程中经历了多次起落的铭万创始人张冀光笃定的说,这件事情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不过最终找准这一定位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有些沉重。

    “我在苦难中,你曾使我宽广。”《圣经》中的颂歌告诉人们,人生的困苦,是成就宽广的沃土。几度创业的张冀光在遭遇一连串的困苦后,铭万在创立4年多的时间里均获得了快速发展:20xx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亿元,20xx年的增长仍将超过50%,有20多万家中小企业成为其客户。

    向外国人卖信息

    19xx年代初期,张冀光还是中国万千从事国际贸易的“倒爷”之一,模式很简单:从国外引进新的科技产品,转卖给国内用户。一位曾是中国最早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朋友告诉他,中国人在很多方面已经机会不大了,美国已有石油大王、钢铁大王、化工大王,我们想比人家做得好很难,毕竟别人起步早一、二百年,“但有一条外国人绝对做不过,就是信息”。

    张冀光大受启发,开始和朋友组建公司做信息方面的产品。进行调研时他发现,虽然中国改革开放10多年了,但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很有限,“外国人两眼一摸黑,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介绍中国企业的英文资料寥寥无几。”

    去香港贸易发展局时,张冀光发现尽管马来西亚只是一个小国家,但那里介绍该国企业的资料却占据了两列书架,介绍美国企业的书就更多了;而介绍中国的只有一本,与中国企业相关的英文资料根本没有。

    张冀光和妻子马为民认为这是个机会,开始组织人把中国的企业名录翻译成英文,印刷成书并配上一张软盘,卖给国外客户。虽然定价不菲,但销路很好。后来,张又在此基础上,把相关数据做成光盘,并参考国际市场的标准,最便宜的产品定价100美元,最贵的则达到2,500美元。

    善于学习并发现新机会,继而去努力实现,这是张冀光很早养成的个性特点。小学时,他就开始拆卸收音机,“想看看里面有没有人”,后来又拆装过电视机,还跑到北海少年宫去学过开汽车。

    虽然清华大学在其身上留下深深的工程师烙印,不过,张冀光自认进入清华有点偶然。按照高中平时的学习成绩,他考上清华的可能性并不高。但一次去清华参观时让他觉得,“这里是工程师的摇篮,是我应该来学习的地方”,于是开始更加努力的学习,并不顾老师的建议,第一志愿选取了清华并最终如愿。

    中国互联网最早的收费服务

    做英文企业名录算是张冀光夫妇第一次正规化创业,意义自不待言。几年后,在被公司董事会“驱逐”时,他们只带走了创业初期制作的名录做纪念。10多年后,它们已略显泛黄,但再度翻阅仍觉得书香犹浓,回首那段岁月,夫妻俩不胜唏嘘,却难掩多年前的兴奋之情。

    19xx年代中期,互联网从美国传入中国,在一些人刚开始为之兴奋和憧憬时,张冀光已开始向互联网转型。这种转型也来自一段“灵光闪现”的经历。有一次夫妇俩到广交会上去销售企业名录,受到很多参会外商的欢迎,让张冀光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广交会闭幕时,仍有些挎着红白相间塑料编织袋的外商,在等待机会与人交换名片,“他不想走,但会场已经散了,有一点曲终人散的感觉。”

    他由此决定要办个“永不闭幕的广交会”,把这些企业信息放到互联网上。19xx年,他们推出了中国最早的B2B网站——中国商业资讯网(CBR)。建立网站以后,如何向企业销售是个大难题。张冀光从高尔夫俱乐部销售会籍的形式中受到启发,“我觉得这个方式可能接触到很多客户”。很快他们招募了两个业务员,开始广泛联系企业,向中国的企业介绍互联网。

    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互联网根本没有这种面对面的销售和服务,张冀光为业务员定下的20%提成标准后来也被业内普遍接受。这种销售模式很快取得了效果,春兰、格兰仕、新大洲等企业都成为其客户。19xx年,CBR的销售人员达到了40多人,销售收入400多万元,这在当时互联网免费的时代已经是很可观的数目了。

[1] [2] [3]  下一页


Tag:人物传奇人物传记,财富人生,财富人物故事名人故事 - 人物传奇
【字号: 】 【打印】 【关闭
《张冀光: 无法停下创业的脚步》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财务资料 | 范文大全 | 求职简历 | 财会考试 | 成功励志
Copyright 二六求职资料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