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冀光: 无法停下创业的脚步
但进入实际合作后,双方开始产生摩擦,于品海一方要求陈镇洪离开中国企业网的董事会。为了促成合作关系,曾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给予张冀光很多支持的陈离开了。而在签署投资协议时,对方并没有很清楚的向对金融不甚了解的张冀光进行详细解释。
熬过本世纪初期的互联网低谷后,中国企业网开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20xx年时上市已提上公司日程。但面临收获之时,张冀光夫妇再次遭遇“清洗”。当时的董事会中,除了张和马以外,其余的董事都是由合作伙伴一方委派,而张和马的努力也赢得了他们的认可,所以通过正常的董事会会议,根本没办法逼退二人。后来,对方不得不使用移花接木的方式,以造假的董事会决议把他们赶出公司,这一事件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商业新闻之一。
面对又一次伤害,张冀光又一次选择了“和”,并又一次创立了自己的新事业。他认为,“我看到很多中国企业,要么赚钱了分手了,要么亏本了也分手;坚持下来的企业多数都会成功,很多企业倒了,是因为大家在利益的面前忘记了‘和’。”而此刻,他此前创立的那两家公司已失去了强劲的动力。
“我们还没有完全入门”
经历过团队分崩、资本陷阱的一系列困苦历练后,张冀光收获了更多。从中国企业网出来后,他们几乎是在老员工的推动下重新出发。张冀光第一次到达新办公室时,已有30多个老员工在等他了,“没有一个人跟我谈,你给我多少钱”,这让他非常感动,后来陆续有近百名老员工前来投奔。
尽管曾在资本面前吃过大亏,张冀光并不拒绝引入外部资本。铭万很快获得了软银赛富和启明创投的投资,他也对企业接受外部资本有了新的认识,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很健康的模式,因为风险投资者一般来说都不会参与公司运作,也不想当大股东,只是希望和公司共同发展,看到企业的成功并从中得到应得的利益。尽管目前有很多企业都瞄准了企业信息化领域,但张冀光认为,互联网所展现出来的商机还只露出了一角,现在的大部分服务还都停留在信息层面上,单单就域名、网站、邮箱“老三样”做了很多年,也只是做了九牛一毛。
张冀光表示,用互联网改变企业的习惯,这是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变革,只有通过互联网以外部的需求调动企业的内部需求,才能真正完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从20xx年以来,他就一直倡导ASP(即应用服务商)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流行的SaaS(软件即服务),这已成为铭万目前的主要业务。
对于市场竞争,张冀光认为铭万跟中国企业网和慧聪网并没有正面竞争,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软件则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阿里软件很多东西一开始,特别是在20xx年的下半年在学我们,到了20xx年产品就比我们多,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
“我们刚开了门,还完全没有走进去。”今年63岁的张冀光对铭万的未来还有无限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