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后勤改革阶段性工作汇报
第四阶段:集体上岗、集团保障
对集体职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安置了部分集体职工上岗。后勤集团和集体公司按照党委提出的后勤改革要求,分别召开了校本部和南台校区集体职工大会,传达党委文件、组织申报岗位,讲解工资保险待遇等。集体职工共计137 人,其中:校本部88人、南台校区49人。后勤服务集团为集体职工提供就业岗位106个。其中:校本部为集体职工提供岗位82个,目前已在南台校区安置更守、卫生清扫集体职工24人。后勤服务集团努力做到为学校排忧、为领导解难,只要集体职工有上岗要求,后勤保证提供岗位。
第五阶段:设立财务、经费分解
1、集团设置了二级财务。按照学校核定的经费包干额度以及对经营创收等实行独立核算。集团为计划财务部电算化财务管理购买了计算机、票据打印机,安装了同学校财务相同的财务软件,在校内银行为后勤服务集团开设了账户。正在建设银行办理对外账户,集团二级财务基本启动。
2、正在着手对学校核定的经费包干额度分解到各基层单位。按照财务从紧政策,进一步在学校核定费用基础上对基层费用进行压缩。压缩费用集团用于突发事件、水电暖改造和对经费不足单位进行适当补充等。
第六阶段:建章立制、质量考核
将学校下发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后勤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辽石化大〔20**〕 30号)印发集团各所属单位,组织学习,深入了解本岗位服务标准和考核内容,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努力按照学校要求规范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了后勤集团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强化岗位责任,加强考核力度。水电服务公司起草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水电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对全校水电使用的管理力度。集团正在制定《岗位业绩考核收入分配办法(试行)》,实行学校核定包干经费后的经费分解包干和岗位绩效考核,按照是否完成经费指标考核基层单位,按照岗位绩效考核每位受聘职工。
www.qz26.com二、深化后勤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党委就后勤改革提出了“体制顺、机制活、一揽子、增效益”四项原则,深化后勤改革的阶段性实践表明,党委的决策是正确的,初步显现了深化后勤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1、后勤职工发动起来了,工作主动性提高了。
通过后勤改革,职工工作热情提高了,责任心增强了。由原来的一些全民职工不干活到现在主动找活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原来全民职工根本没有搞清扫工作的,通过全员聘用,有3名全民职工在清扫岗位工作。维修及时了。只要有保修电话,能够及时前往维修。特别是水电服务公司在后勤改革后,在公司经理的带领下,到各学院走访、征求意见,查找不足。通过沟通,介绍后勤改革,取得兄弟单位的支持和配合,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少了。修旧利废加强了。如:对新购拖布进行加固;对一些配件采取两换一或三换一的办法节约资金。绿化环卫公司在人员少的情况下,按片划分责任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2、后勤干部职工全员聘用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了。
全员聘用,竞聘上岗。对第一轮竞争上岗八个自愿都没有被录用,被退回集团的40 多名全民职工,集团班子一是仔细分析没有被录用的原因;二是根据本人自愿和特长,召开科长会议做工作,要求基层单位尽最大努力接收全民职工,后勤改革决不能叫全民职工下岗;三是经过集团做工作,仍没有被录用的10多名全民职工,集团召集这些人开会,讲明厉害关系,查找个人原因,要求自己寻找岗位。他们能够主动到想去的岗位找科长、找班组长表示干好工作的决心,取得了用人单位的谅解和同情。对个别年老体弱、退二线的科级干部进行了妥善安排。通过全员聘用,竞聘上岗,干部主动性提高了,职工队伍相对平稳了,个别职工受到了教育。
3、校外临时工减少了,校内集体职工有岗了。
改革前,后勤岗位全民职工190人。(其中:后勤集团全民职工129人;南台校区全民职工56人;教务处教室管理科5人);有临时工306人。(其中:后勤集团临时工179人;集体劳务职工11人;教务处教室管理科临时工38人;保卫处更守临时工62人;南台校区临时工16人)。
改革后,后勤集团有全民职工191人。(其中:后勤集团全民职工129人;接收南台全民职工55人、教务处教室管理科4人、全民更守人员3人);学校核定临时工248人。(其中:集体劳务11人,安排退伍兵6人,安排集体职工岗位106个,后勤集团临时工1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