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lammc jaenl lamc bangv bix lamc xhans ,
lamc banx lamc doih bix lamc yaoc .
nuv nyac lamc yaoc deil bix lamc bail taop ,
biingc taop biingc puk rac daol angs ,
rac daol angs dah jiul has aol ,
rac daol angs dah jiul has youv ,
eis jiangs doux jiul aol maix mieengc xonh gil jas laox douv xaol .
直译:
年年插秧在旧处,
莫把秧苗插新处多杂草。
吃了狗肉莫忘骨头,
吃了牛肉莫忘味道。
忘了田沿、田埂莫忘了田中,
忘友忘情莫忘我。
若你忘我也别再也不记得,
想去坪套、坪铺我俩来商量。
我俩说好了我才娶,
我们商量过了我才要。
切莫以为我独自婚娶几次才老过你。
第六首 maex jih liogc :
jiml ebl dos al baov xaol duc nyenc laox ,
dou jiul map nyaoh qaox lagv kap .
lagv kap nyenc laox bix deic sais ,
songv jiuc sais rais rais yangh nyal .
songv jiuc sais rais jiul ags bail aox liail jav bus ,
liogc xebc jiangl ggus xious lagx kuanp ,
liogc xebc jiangl ggus xious kuanp kuent .
meec maenl kuanp kuent wox janl wox nyaoh ,
gil jav douv xaol laox xious ranc .
翻译:
听我唱首大歌来劝老人啊,
今夜我们来此吵了你们。
吵了你们劝你们莫放在心上,
你们也曾吵了爷辈们,
从前四也起了这风俗,
劝你老人多忍一下,
放条心肠长啊长过河。
老人们心肠我们自会他日来赞美。
六十花甲过后你老来照看孙子,
花甲过后你老来陪儿孙。
儿孙长大了会自理,
那时叫您老尽享天福。
第六首的女声版本,为:
wanpwanp jonglkap yaoc dos maex al yonk nyenclaox .
nyaemv naih jiul map lagv kap xiaol laox ,
jiul qaox saemh laox laox qaox saemh ongs .
guunv jav seivrais jiv naenl banc naih map .
baov xiaol nyenclaox weex jiuc sais rais rais yangh nyal .
weex jiuc sais rais rais ya rais jiul ags bail aox liail jav bus .
liogcxebc jangl ggul mos nyac xius lagx kuanp .
liogcxebc jangl guul mos nyac xius kuanpkuens .
kuanpkuns wox janl as leis wox nyaos ,
gil jav daeuv xiaol laox xius ranc .
翻译:
静静地,听我唱首大歌来劝老人啊,
今夜我们吵了老人们。
我们吵了父辈们,你们也曾吵了爷辈们,
从前四也起了这风俗,
劝你老人多忍一下,
放条心肠长啊长过河。
老人们心肠我们自会他日来赞美。
六十花甲过后你老来照看孙子,
花甲过后你老来陪儿孙。
儿孙长大了会自理,
那时叫您老尽享天福。
三、沉默多年的问题所在
可以说,唐朝侗寨在侗族文艺方面一直很繁荣,发展势头良好。但根据老人们回忆,大寨的侗族大歌基本趋于停唱、停传,大约在三十年前。也就是说,侗族大歌文化的传承在三十年前在大寨就已经面临生存危机。在今天笔者再次组织起来的队伍中,年纪最轻的是41岁(龙群超,即龙甫兰利)。
到新世纪,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唐朝寨实现两通(通电、通公路)以后,尤其20**年唐朝山林公路改修四级路后,唐朝地方越来越多的青年、中年选择外出打工(多数下广东),村里学习侗族传统民歌的人越来越少,连原来的大寨戏班演员(1998届,即现届戏班)也从20**年开始停练、停演、停唱,多数演员下广东打工,成家立业,无心表演和组织,或碍于一些非议,许多文艺才子才女被困窘的显示生活淹没激情。一个盛产艺人的宝地——唐朝千户文艺大寨,就可能这样从此在历史上隐姓埋名了。
四、如何应对侗族大歌的处境危机
笔者在调查中主要蒋精力放在文化内容的搜集整理和文化传承人的重新组织,对如何长期发扬、发展侗族大歌艺术并没有做多少理论性的探索。不过,笔者也观察到了一些关于侗族大歌保护与发扬的因素。在此也略提一下,以引起关注。
1、趣味相投,兴趣指引——对现代年轻人的文化无趣问题,笔者考虑先在唐朝大寨文艺队和各寨的侗戏班中发展传承人。在此次社会实践中,笔者将大寨文艺队与侗族大歌队同时组织到一起,邀请两支队伍联欢,在联欢中培养年轻人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让文艺队的年轻人凭借他们的艺术感悟能力和艺术才华,先把侗族大歌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