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市计生局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计生局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使各项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了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20**年全市共出生4970人,人口出生率为12.06‰,计划生育率为89.8%,落实计划生育手术7923例,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人口控制责任目标。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开展春季集中服务活动。从2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搞普查、拿外孕、上长效和征收社会抚养费”为主的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全市共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手术3086例,其中上环1760例,结扎900例,补救426例,为全年人口控制目标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性别比专项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一是市局包乡镇、服务中心,乡镇包村,村级包户、包人的“三级包保责任制”,通过三级包保将每名持《生育证》人员全部纳入了管理视野。省市主管部门对我市的经验予以了充分肯定。二是确定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育康医院四家单位为“定点开展B超检查、定点做引产手术、定点接生”的指定单位,负责全市持《生育证》育龄妇女的定点B超检查、定点引产和定点接生手术。三是与相毗邻的河北、天津、山东三省市的十三个县(市、区)多方协调,成立联合治理出生性别比跨区域协作区,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经验交流制度、案件通报制度和联合查处制度,为性别比治理的跨区域合作与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四是在20**年连续查处案件的基础上,今年又先后查处了市华西医院无证接生案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非法流引产案。对相关单位和当事人分别给予了通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20**年,我市性别比为116:100,较去年又下降了5个百分点,连续3年保持了持续下降的势头。
(三)创新利益导向机制。一是抓好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争取国家及省专款21.7万元,为362名符合条件的奖扶对象落实了每年600元的奖励扶助金。二是抓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落实。全市共发放独生子女奖励费372360元,其中独生子女父母奖金342360元,自愿不再生育夫妻奖励15000元,退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5000元。三是抓好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与市耀华商厦联合举办购物优惠活动,制作购物优惠卡8万张,使全市2万个计生家庭在购物时享受3%—5%的优惠;与“世纪情缘”婚纱影楼联合开展免费为持卡计生家庭拍照活动,发放优惠卡35000余张;与市医院联合推出针对农村双女结扎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就医优惠政策,持优惠卡可免挂号费,就医、床位费及辅助检查可享受20%的优惠;“六一”前夕与市妇联、羊二庄镇政府联合共同出资9000元救助贫困学生90名。四是抓好对特困计生家庭的救助。3月份,对全市第二批共60个计生特困家庭进行了救助,两年来,各级共救助计生特困家庭90户,发放救助公益金累计6万元。五是抓好对部分计生家庭的系列保险。今年以来,全市十个乡镇又先后为35个独生子女及双女结扎家庭办理了养老保险,累计投入资金10.5万元。
(四)创新优质服务机制。按照建设优质技术服务县的要求,重点加强了市乡技术服务站建设。加大设备投入力度,由计生局牵头,各乡镇分别出资4000元,计生局出资6万元购置了新型B超机10台。计生局投入5万元为每个乡镇配备了一套技术器械橱、体重秤、移动技术器械台和紫外线消毒车。各乡镇及市技术服务站又先后投入12万元购置了一次性窥器、手套、坐垫及卫生纸、耦合剂等检查用品,为开展免费服务和今后检查服务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加大硬件改造力度,结合创建省级优质服务站活动,加大了对**镇、齐务乡两个乡镇技术服务站房屋的改造力度,扩大了乡站面积,提升了硬件水平,基本达到优质技术服务站的标准。扎实开展“民心工程”,协调卫生部门成立了由60余名骨干力量组成的11支技术服务队,开展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免费检查服务活动,遍及行政村327个,服务育龄妇女58512人,占应服务人数的82%,查出患病育龄妇女16968人,患病率29%,治愈2248人,治愈率13%,活动开展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农村育龄群众欢迎。
(五)加大后进乡镇转化力度。经过一年的努力,后进转化效果比较明显,南排河镇今年通过了沧州市人口计生委的验收,摘掉了重点联系乡镇的帽子,常郭、旧城两个乡镇的整体工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