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设想
5.品牌效应日益凸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明显提高。一年来,我市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重点发展终端产品,产品正在由低档次向高附加值转变。梅花味精、华晔线缆、华彪家具、东升热镀锌钢管等品牌在全国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品牌的推出,对于提高我市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积极调控引导,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上水平、上规模。
1、调整经济结构,培育主导产业。我们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加快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坚持因势利导、因企施策,不搞一刀切,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的收购、兼并和租赁。目前,全市国有、集体企业资本退出率达到95%,盘活呆滞资产5.1亿元。
2.优化发展环境,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全力营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综合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构筑平台。
3.实施拉动战略,再造民营经济新优势。一是龙头拉动。筛选出前进钢铁、梅花味精、华洋线缆等54家有发展潜力的大户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其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品牌拉动。按照“品牌立市”的构想,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在消费者中有较高信誉度的企业明确专人帮助其争创知名品牌。三是标准化建设拉动。我们组建了企业认证协调机构,引导和帮助企业推进标准化建设,四是创新拉动。在管理创新上,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水平,改革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
4.以信息化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以网络与信息的整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的公开共享,一年来,我们为上级领导和企业家提供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共计32期,为领导决策、转变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达到了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三、进一步做好深化和完善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工作。
1.今年以来,我们在完善20**年部分改制企业善后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企业改制工作的前进步伐,先后对国有、集体工业企业永威化工厂、钻井机械厂、炭黑厂、水泥厂、塑料厂、车辆厂、灯头厂、链条厂、钢球厂、第二服装厂等10家企业的改制及善后处理工作,共安置职工2045人,发放职工安置费2243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仅余二砖厂、三砖厂等国家取消行业,目前暂不进行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