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绿色文明,服务丹阳人民”为宗旨,以“改善环境质量,让群众满意”为主题,狠抓重点区域环境整治,严格环境执法,大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倾听民意,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是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开展的“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专项行动的第二年。半年来,我局紧紧抓住这条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群众第一”的观念,针对群众反应强烈,存在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采取超常规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生存权。今年上半年,省人大来我市执法检查时,对我市的环保工作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我市皇塘、运河等镇河流水质经常出现反复,跨区域污染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局专门成立了重点区域水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抽调业务骨干对我市的化工重镇皇塘镇的水环境进行专项整治。从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在局长的亲自带领下,先后次到皇塘镇对其主要河流(战备河)沿岸排污企业逐个进行环保执法检查,真正做到“反复查,查反复”,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查实了一批企业违法排污的事实,对违法排污的家企业分别作出了停产、限产、限期治理、排污口整治、立案处罚等决定,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
、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就是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严、狠、细、快”的总体要求,具体抓好“三个一批”,即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饮用水源、烟尘、噪声污染问题,查处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特别是重点区域违法排污案件,取缔一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十五小”企业。半年来,共组织专项执法检查余次,出动环境监察人员人次,检查污染企业数达家,对余家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的企业进行了处罚。
、强化污染防治设施现场监管力度。今年以来,我们着重强化了对企事业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在保证正常监察的同时,加强了小时以外、节假日、夜间的监察力度,增加了重点污染源的监察频次。特别是把“三同时”建设项目的现场督查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改以往被动的检查方式,主动出击,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分步骤有计划的推进,确保“三同时”工作取得实效。半年来,先后共计对个建设项目进行了 次的现场监察,其中对个重点项目进行了次现场跟踪监察;对家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不正常运行、废水直排或超标排放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确保了我市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转率、达标率始终保持在%以上,有效遏制了污染反弹。
、加大群众*调处力度。上半年共受理各类环境*件,其中来电件,来信封,来访批人次,做到了*处理率%,结案率%,兑现有奖举报
起;承办人大、政协提(议)案件(其中转办件),已全部办复,办复率亦为%,充分达到了群众满意、政府放心、服务经济、稳定社会的效果。特别是上半年访仙镇自来水和运河镇浦西村灌溉水受污染事件,由于领导重视,处理及时,使这两起牵涉地方稳定的*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
二、认清宏观形势,积极做好建设项目清查整顿工作
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深入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整顿,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以清理整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契机,通过抓源头、抓执法,对我市年以来的建设项目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整顿。
一是抓源头,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今年以来,我们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预审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基础上,在项目审批中吃透国家政策,用好国家政策,做到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项目主动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坚决不批,污染严重又难以治理的项目坚决不批,从源头上把好关,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特别是在接到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后,我们认真学习研究,迅速将通知精神传达给各乡镇环保员,并加以落实。截止月日,全市共预审各类建设项目个,其中否决项目个,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个。在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过程中,我们强化验收环节管理,规范验收程序。上半年共验收“三同时”项目家,合格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