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刚 e路走来,医路前行
曾经的e龙网创始人,现在的爱康网健康科技公司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说:“健康管理才刚刚起步,我会为爱康网奋斗终身。”
34岁的张黎刚曾求学于复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相继担当“哈佛中国评论”总裁与出版人、搜狐产品总监、e龙网首席执行官、上海医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又创办了中国首家提供360°健康全管理的服务机构———爱康网。
一路走来,一路放弃,21世纪的猴子掰苞谷
回顾往事,张黎刚笑着说:“当我觉得我可以凌驾其上时,我选择了放弃。”
生长于江苏省江阴县一户普通人家的他,从小就梦想着高飞。19xx年他考取了复旦大学生物系。一进校,就开始疯狂地学英语、考托福。本来他预计拿到学位再按部就班地去美国名校继续深造,但是当时出台了新的政策,大学毕业生要在国内工作5年才能出国留学,“我等不起这5年”,于是在他大三的时候,他从复旦退学去美国留学了。
在明尼苏达州的学校餐厅洗盘子挣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的同时,张黎刚也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到哈佛读研究生”,从来就只想做第一的他想去上美国最好的大学。于是,当一所大学向他发出全额奖学金的邀请,意味着他不必再洗盘子而可以一门心思读书时,他毅然放弃了,因为他“只上哈佛”。在等待的过程中,他曾两次申请哈佛,结果两次被拒。
3年的等待,第三次申请哈佛,他终于进入了梦萦魂牵的哈佛研究生院,攻读生物医学。但在哈佛的所观所感,却改变了他从小想当科学家的心愿。他发现传媒也能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商业同样可以回馈社会,自己似乎更适合搞社会活动。
于是,19xx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他组织哈佛、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留学生一道筹资买下《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整版广告,对NBC暗示中国运动员服用禁药的行为进行强烈驳斥,引起巨大反响;香港回归之前,他与朋友创办了《哈佛中国评论》,通过中美双方的专家和高层人士之笔让美国的主流社会认识和了解中国。
这时,张朝阳向他发出了回国做搜狐的请帖。于是,19xx年,张黎刚放弃攻读哈佛医学博士,回国跟张朝阳打拼搜狐网。
进入搜狐一年间,他是上升得最快的员工,从内容部经理到产品部总监,直到他得知张朝阳准备在董事会上提议他升为副总裁。但是,“我不做英雄的陪衬,我要拥有自己的公司。”19xx年,张黎刚放弃搜狐副总裁,他走时没有一丝犹豫。
张黎刚亲手创办了e龙网,倾注了满腔心血,含辛茹苦把e龙网拉扯为国内旅游网站的老二。但e龙网的卖出买进、复杂的人际关系、互联网世界的配角角色,都让他觉得这不该是他的久留之地,他应该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天地———互联网和医疗服务之间的天地。
20xx年,张黎刚放弃e龙网CEO的职位,投身爱康网。
虽然一路走来,一路在放弃,但“复旦的严谨治学给了我踏实的作风,餐厅的打工岁月培养了我创业的精神,哈佛的精彩世界改变了我的价值观,搜狐将我引入了互联网世界,e龙带给我创业的实战经验”。张黎刚创新了猴子掰苞谷,超越了掰一个丢一个的故事,他在每一次放弃中选择,在放弃与选择中成长。
e路走来,e路艰辛,数字世界的孙悟空
e时代给了张黎刚创业的灵感,互联网给了他实战的战场。他成长的道路也代表了一代互联网新贵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和艰辛。
在追随张朝阳的日子里,他声称自己让搜狐从一个单纯目录搜索网站变成全方位的中文门户网站,搭建了搜狐最初的产品平台,第一个做出了互联网上的财经等频道。而作为创业的试验田,搜狐让他熟悉了互联网、了解了商业运作、得到了创业启发、走上创业之路。 [Page]
他离开搜狐,和唐越、黄飞燕、陈人忠创立了e龙。唐越是曾经和他在明尼苏达州学校餐厅一起洗盘子的工友,而黄飞燕则是他事业和生活的双料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