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一个80后不寻常的两次创业
“每当看到拥挤不堪的人才市场里,一个个求职者因找不到工作而迷茫焦虑时,我总在想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当问及刘渊为什么对人才招聘领域这样情有独钟时,这个80后的大男孩说出来的话让记者委实吃惊不小。
刘渊,《1+1人才资讯》主编,从20xx年开始涉及郑州人才招聘行业,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两年的艰苦创业,这份名不见经传的招聘报现在已经成为郑州招聘市场上的一枝独秀,赢来了越来越多的求职者的信赖;赢来了越来越多招聘企业的青睐,“在郑州找工作、做招聘,首选‘1+1’”,这成为不少人共同的心声。
成功没有偶然,但创业成功路上艰辛付出却是必然,他不是郑州市场上第一个做专业招聘的报纸,但他却在硝烟弥漫招聘市场上,很快成为领跑者。
放弃工作 第一次创业
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记者却从刘渊身上看到却是80后希望——对成功的渴望,对事业的执著,对社会深深的责任感。
刘渊的老家位于河南周口郸城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子,父母都是农民,20xx年6月,刘渊从河南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求职时到处碰壁,4个月后才找到一份啤酒销售的工作,但当时啤酒销售已经入淡季,公司不给工资每月只给100元生活补助,很多新同事纷纷离职,但他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工作,天天下市场做调研,建销售网络。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3月份他的业绩出现“井喷”。后来,他又在一家都市报做广告和发行,同样表现很出色。刘渊说,即便如此,他仍不甘于现状,在报社接触越来越多的成功的企业家激励着他,让他产生了创业的冲动。
辞职,马上辞职,没等辞呈批下来,他就离开的了报社,找项目,经过市场调查,他选择封箱胶带行业,在一栋居民楼里租了一间便宜的民房当办公室,买了一套二手桌椅,他既是老板更是大业务员,每天搜集资料,打电话,骑着自行车拜访客户,三个月下来跑了近千家客户,打了上万个电话,“天不遂人愿”,他没用签下来一个客户,得到最多答复,暂且不需要或等等再说。面对这些,刘渊没有灰心,还是一如既往,第四个月终于签下一家小公司,他的辛苦终于得到一丝丝安慰,接下来又陆续签下来几家比较有影响力的食品企业,信心大受鼓舞。
到了2006下半年,受原材料上涨影响,如果按照原来的合同价执行,他将会血本无归,刘渊试图和企业沟通,适当涨些价,大都遭到拒绝。为了维护公司的信誉,他咬紧牙关,勒紧腰带赔钱给客户供货,一年下来他不但赔上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并欠下朋友一屁股债。20xx年底公司无以为继,彻底关门,他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雄心万丈 再燃创业激情
又面临再次找工作的压力,一次次赶场招聘会,一次次登陆招聘网站,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买了一份招聘报,忽然,他眼前一亮,与其跻身在求职大军中,何不自己也做一份招聘报,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又能帮助其他的求职者找工作,帮广大企业搜罗人才。他为自己的创举差点高声喊出来。 www.qz26.com
说干就干,虽然对他的这种想法,亲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认为他是瞎折腾,但他却并没有放弃。在寻得原来报社一位同事和一位初中同学的支持后,他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方面就业压力很大,很对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因此企业和求职者之间急需一个沟通的桥梁,这是一个很大市场;他又对郑州招聘渠道做了分析,人才市场不能代表招聘发展方向,网站又不能在绝大多居无定所的求职者中间普及,招聘报职位多、携带方便很受求职者喜爱,当时郑州市场招聘报虽然很多,但规模都比较小,没形成品牌,并且上面还充斥着不少非法招聘信息。 www.qz26.com
这的确是一个朝阳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行业!刘渊下了决心,招聘报纸他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