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红:创业把握未来的动向
在刚刚公布的胡润服装业富豪榜上,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以170亿元身家排在了第一位,而在20xx年这一排行榜的首位陈义红以85亿元排在第二位。登陆资本市场成为服装领域诞生首富的不二法门。
从李宁到安踏、从动向再到美特斯邦威,这一模式诞生了我国服装领域排名前四位的富豪,然而其中最特别的是陈义红,不仅是在成为服装业首富之前,他默默无闻,更重要的是一系列资本运作的手段让人叫绝。
当外界认为陈义红走了一条特别的致富路径时,陈义红告诉大家,这样的成功不易复制,“动向与众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品牌经营公司,而不是代理公司,虽然它刚开始也是代理,但它是品牌管理模型下的经营性公司。很多代理公司是分销型的,拿过来卖就是了。”
前“李宁”时代
陈义红九岁被选拔到业余体校训练,并作为天津区的少年代表参加乒乓球比赛,直到十八岁才结束这段乒乓生涯。
竞赛在陈义红的少年时代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体育比赛是最直接的竞争。选手能否获得掌声、鲜花、尊重都与成绩紧密联系。成绩是一个运动员的生命力,魅力的体现。那时候,自我表现、个人英雄主义是陈义红的追求。
而今,快到“知天命”的陈义红丝毫不掩饰他对那些具有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的人的认同和喜爱。他说:“我喜欢有特长的人,喜欢能够充分表达自己专长的人。人云亦云的人在动向是生存不了的。”因此,在陈义红的性格和喜好决定了动向在市场的表现,锐意进取,不断变革,成为打破原先市场均势的一股力量。
陈义红喜欢竞争的性格同时来自于他的军旅生涯。在18岁那年,陈义红有机会成为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由于不符合严格的体测标准而参加了解放军,经历过整整5年的军营生活。“军人的经历深深影响了我一生的价值观。部队是一个锻炼意志,磨练人好品质的地方。”由一名军人到打工仔,然后成为拥有一个国际名牌的企业家。
陈义红19xx年就开始从事运动服饰行业,19xx年加盟李宁体育,先后出任广东李宁鞋部经理、北京李宁副总经理、总经理及行政总裁,19xx年7月,陈义红出任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总经理,达到其职业生涯的顶峰。
19xx年8月,李宁体育第一轮改制,陈义红夫妇持有“李宁系”主体公司上海李宁2.45%的股权,这一股权比例仅次于李宁家族,成为持股最多的高管。19xx年,李宁体育二次改制时,陈义红拥有公司3.53%的股份,同样仅次于持有股份超过2/3的李宁家族。
但20xx年陈义红忽然从总裁的位置下来,转任法人代表,因为北京李宁等主要子公司都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直接向李宁体育董事会负责,这对一位43岁的总裁来说,意味着变相的失业。
“作为老板,必须把职业经理人当成自己的合作伙伴,为他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并从一开始就帮助职业经理人考虑他的职业发展问题,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帮助他们平稳地实现转型。”陈义红在不同场合都表达过之自己的想法,“不想当老板的经理人,成不了好的职业经理人。”
不过,很快命运开始垂青他,机会来了。
“抄底”卡帕
陈义红放弃了在李宁公司的股份,而获得了李宁公司在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动向的前身,下称“北京动向”)的权利。
20xx年2月24日,北京李宁与意大利公司BasicNet订立国际著名专业运动品牌Kappa在中国大陆及澳门的独家使用和经营权;20xx年4月18日,北京动向正式成立,李宁体育持有80%股份,陈义红私人拥有另外20%股权。 www.qz26.com
同年12月31日,北京动向继承了北京李宁的权利,成为Kappa品牌在中国内地及澳门的独家特许使用商。此时的陈义红有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那就是负责管理Kappa品牌的营运。这样的安排无疑也可以看出李宁的苦心,一方面可以满足陈义红的创业欲望,开拓市场,从而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通过股权纽带与陈义红自身利益挂钩,调动其积极性。然而其后事情的发展并非如此。
北京动向可以自行开发、制造、销售以Kappa品牌命名的运动服饰,只须按特许协议每年付给BasicNet一定的特许权使用费即可,而Kappa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北京动向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较高定价,因此销售Kappa品牌的毛利率甚至还高于李宁体育自有品牌,以20xx年为例,李宁体育自有品牌的毛利率约为46%,而Kappa品牌的毛利率却高达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