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准则体会
“二意三心”学准则
全市上下正掀起进修贯彻《廉政准则》的热潮。《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率领干部的主要基本性律例,其中的8个方面“禁止”和52个“禁绝”,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长失利的各个规模,搜罗党员率领干部私行从事营利性勾当的问题、违规干与干与和插手市场经济勾当问题、华侈挥霍等干部作风问题,但在日常工作中若何落到
实处,笔者觉得,我们必需坚持“两意种意识”,常怀“三颗心”,方能使自己在《准则》的规模内平安行走。
所谓两意就是:
——树立宗旨意识,不竭增强党性涵养。率领干部要自觉增强党性涵养,要从思惟道德教育这个基本抓起,不竭夯实清廉从政的思惟道德基本、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惟道德防线。权力是党和人平易近赋予的,而毫不是谋取小我私利的工具。必需紧紧环绕为人平易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柢问题,平稳树立宗旨意识,时刻把人平易近群众的益处放在第一位,权为平易近所用、情为平易近所系、利为平易近所谋,诚心诚意为人平易近群众谋益处。
——强化奉献意识,连结艰辛奋斗作风。甘于奉献,乐于支出,才能坚持原则、秉公处事、公私分明,才能措置好苦与乐,获取与支出,亲情与党性的关系,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同样,甘于奉献是廉政的前提,艰辛奋斗是奉献的默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惶论艰辛奋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清廉从政,必需始终连结艰辛奋斗本色。艰辛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平易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连结同人平易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主要法宝,也是新形势下增强率领干部作风培植的一个主要方面。
所谓三心就是:
——对《准则》要常怀敬畏之心。《准则》明晰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若是党员率领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功令国法公法的峻厉赏罚,轻则名望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殉国前途、祸及家人。是以,每位党员干部要诚心敬畏,周全、透辟、深切地体味其精神本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惟防线。此外,还必需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糊口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清廉从政,真正做为平易近、务实、清廉的人平易近公仆。
——对权力要常怀“泛泛之心”。“仕进一张纸,做人一辈子”《廉政准则》约束的首要对象是党员率领干部,规范的首要内容是率领干部的从政行为。现实上,就是约束权力的行使。因为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则为平易近谋福祉,用得欠好,则贻害人平易近,“我原不是官,我亦不能长久为官”,每位率领干部要常怀“泛泛心”,恬澹名利,始终以人平易近群众的益处为起点,自觉站在人平易近群众的立场上熟悉和措置问题,才能自觉当大好人平易近的“公仆”,诚心诚意为人平易近的益处而全力工作。
——对诱惑要常怀“年夜白之心”。“乱用渐欲迷人眼”,面临各种诱惑,作为党员干部要炼就一身金城汤池之身,水火不入,刀剑不进,能挡得信诱惑,守得住清白,管得住小节。一旦被诱惑俘虏,则生平为名利所困,为钱色所缚,更为人平易近所弃了。所以,作为率领干部,要经常用《准则》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管住自己的脑,不应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眼,不应看的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嘴,不应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应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应去的不要去。当然,要做年夜白人,要像前人那样“一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尊、自励,正确看待小我益处,自觉防止私欲膨胀;要把群众益处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为平易近所系,权为平易近所用,利为平易近所谋。这样才能做到“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物欲所惑,成为一个堂堂正正,清廉奉公的人平易近公仆。
通联:李周 电子信箱:gy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