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2、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利用每年一次一的科技培训大会,对评选出的文明社、产业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进行表彰,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3、抓好文化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综合文化活动室1座,组建四社秧歌队1支,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4、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6、创建“平安村组”,民事调解组织健全,做到小不出社,大事不出村。
(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1、坚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定期向群众通报村内重大决策问题。
2、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定期向群众公开收支情况。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3、建立干部与村民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就有关重大问题征求村民意见。
4、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行为,争当文明社员。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顺利进行,各村均要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小组,组长:张建民,副组长:王乐珍、王过计、王铁梅,成员:各社社长。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长抓不懈,保证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2、科学制定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地系统工程,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政策扶持、措施情况,以群众为主体,协调农、林、牧、水、土地、交通、文化、卫生等部门,深入实地,科学决策,制定符合实际的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抓好落实。
3、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各站办、各中心要积极配合、全力以赴。镇领导主动和县政府、县职能科局协调联系,投钱、投物、投技术,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4、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要广泛动员,精心部署,通过深入宣传,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工作重点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并及时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