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评比经验交流材料
第四坚持修旧利废,做到了物尽其用
为了把每一个零配件都使用到极致,变废为宝,提高物件的使用效率。一是配件拼装法。比如凡尔和凡尔体中有一个坏了,如果全部换新的,没坏的扔掉就造成了浪费,我们只把损坏的部分换掉,把没有坏的放好,然后进行重新配套组装,使凡尔和凡尔体得到充分利用。二是新旧搭配法。在钻头使用上,根据钻进 500米 必须长起的实际情况,采用新旧钻头搭配,前 500米 地层松软,使用旧钻头,既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又避免了使用新钻头因速度太快易造成返砂不好,给下步工作造成隐患的问题。三是损物修复法。为了延长泵拉杆的使用寿命,在安装之前,我们把多余丝扣部位磨成导角,损坏的丝扣部分用锯条修复,使旧拉杆能够二次使用;四是重复利用法。比如短水龙带,在高压系统被刺坏后,我们就把它用在立式砂泵等低压的地方,节余了非常容易损坏的六寸胶管。
4.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是hse体系的保障。推行绿色班组、绿色岗位是清洁生产、文明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着眼于推进绿色班组管理的制度化和标准化,致力于实现由队伍抓绿色钻井队经营管理向班组自我的绿色班组管理的转变,实现班班有绿色班组活动小组,岗岗有活动的标准,人人有活动目标,使绿色清洁生产的全员化管理,并将活动的形式不断创新,同时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促进绿色钻井队活动高标准开展、高质量运行和高水平推进。
一是落实到岗位,实现全员化管理。 绿色钻井队活动小组,经过实践认识到,开展好此项活动,必须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岗位,制定活动方案和保障措施,制定推进计划,纳入到“五好”班组考核中来,使我队的创建不断的深入的开展。二是强化创新,做活动开展有特色。我们以绿色班组的难点问题为突破点,结合实际,加强创新。为了提高绿色班组发展的能力,我们教育和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千分之一的疏忽最终会导致百分之百的损失”的理念,以细节安全环保保证本质安全环保的逐步实现。在广大职工中,掀起开展绿色岗位的发展活动,使每一名职工充分的认识到清洁生产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我队的竞争力。三是选树典型,做到示范引领促提高。我们把抓好典型作为创建绿色钻井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个人和班组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做到岗岗有典型、班班有典型、,使班组和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在安全环保管理方面,不断推广以三班作为清洁生产、文明生产的示范班,总结出他们的“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管理法”的班组管理模式;在班组管理中,我们还广泛推广司钻张伟的“五个一”管理法,即使职工每班提出一条安全环保隐患,理解职工每一岗位的环保需求,激活职工每一份环保潜力,助推职工每一次环保意识的进步,提一项“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合理化建议,营造出了“清洁生产、文明生产”的和谐氛围,增强了班组的环保意识和管理。四是加强过程跟踪,维持创建的长效性。为了进一步增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创建“五好”班组为契机,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为目的,建立了“清洁班组”、“绿色岗位”评比栏,“降能增效”示范岗、效益与环境“双赢”模范评比活动,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对成绩优异的班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对发生环境污染或出现环保事故的班组长给予免职,连续取消三年的评优资格,极大的激发了职工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绿色钻井队的长效机制的运行。
5.提高设备使用率是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
经济效益的取得,来源于设备的使用效率,没有设备的运转的保障,怎么能取得经济效益。首先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使用率。钻井的设备,始终处于高速的运转状态,那怎么才能把设备使用好呢,我们主要是建立健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考核标准等。使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同时制定了各岗位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明确了岗位人员职责、权利。实现了各项作业有标准、设备操作有规程、奖罚有尺度,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检查工作有据可依;岗位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实现了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为规范职工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坚持完井检修保养质量。完井设备检修,由设备副队长、大班负责监督检查设备,直接落实到人头,做到谁检修保养,谁负责,而且必须保证下一口井在 一千米 之前,不许出现设备维修事故,如果出现了设备因为保养检修不到位而耽误生产时间,对负责监督的副队长、大班检修的人员进行处罚500元的罚款,对检修保养的直接责任人罚款300元,保障了钻井生产的正常运行。第三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我们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坚决做到不违章操作,不违章指挥,对设备有问题,有毛病的设备坚决不让设备运转,也就保障了设备使用时不出故障,第四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充分发挥每个操作人员特长的精神,把责任心强、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管理岗位,使最小的管理单元有一个好的带头人,班组工作也由被动性修理转化为主动维护,从面保证了能修、善管,充分发挥技术专长,紧紧围绕提高设备利用率、挖掘设备潜能方面,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