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委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总结
2、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事业发展上形成共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切认识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建筑节能、建筑市场管理、建筑业做大做强等工作,才能确保建设事业科学发展,才能在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
3、在树立委系统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上形成共识。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委系统内牢固树立全委一盘棋思想,着力提高委系统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才能在各项工作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化解矛盾,打造和谐系统。
(二)推动了城乡建设科学发展。
1、克难攻坚,中心工作卓有成效。全力以赴牵头对口援建四川灾区活动板房1406套,树立了形象。精心组织 “百花之窗”工程代建,实现100天主体封顶,11月中旬“双庆”布展,目前已投入使用,开创了我市工程代建之先河。负责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民权路综合整治,为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验收的顺利通过作出了贡献。推进北京路、工区路拆迁改造,创新了城市发展模式,打造了旧城道路改造的样板。
2、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按照市政府城镇化目标责任分解和工作要求,各县区把城镇化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了城镇化工作的开展。有6个镇(乡)成功创建省“中州名镇”,累计达40个。组织推荐了商城县金刚台乡刘小坳村和新县周河乡毛铺村参加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推荐罗山县潘新镇徐寨村、铁铺乡何家冲村参加省“中州新村”的评选。据各县区自查和日常监控分析,预计全市城镇化率可达3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
3、建筑业作用日益突显。建筑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带动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全市共有建筑施工企业220家、装饰企业65家、设计企业23家,监理企业12家、招标代理企业13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15家,建筑业从业人员11万人,总产值达到60多亿元。成建制输出建筑劳务常年稳定在18万人次,创净收入12亿元。
4、建筑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建筑市场秩序为中心,不断完善招投标监督机制和有形市场服务,促进了建筑市场发展。全年进入市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162项,总造价13.36亿元;进场交易的市政及监理工程招标(直接)发包122项,造价3.557亿元。通过招标节约投资0.875亿元,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均为100%。
5、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得到加强。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不断提高工程监督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市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严格执行监督注册登记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20**年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工程297项,建筑面积148.5万㎡;接上年累计受监工程576项,建筑面积281.08万㎡。竣工工程180项,建筑面积83.44万㎡。获省建设工程“结构中州杯”奖18项,评定市优质结构工程63项。
6、全面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建筑施工专项治理活动,开展“双节”、“茶文化节”、“五一”期间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安全生产月”活动、施工现场的创卫活动。全年开展施工现场全员安全培训、“三类人员”继续教育及考核4856人,考核合格率100%。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率为100%。创省级文明工地9个,创市级文明工地83个。
7、进一步规范建筑勘察设计市场。组织开展了全市勘察设计质量和审图质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规典型案件,加强了施工图审图机构管理,整合全市审图人才资源,扩大了施工图审查覆盖面,有力促进了设计质量的提高。完成了全市23家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动态考核,完成了3家施工图审查单位的资质考核认定。全年完成施工图投资额12.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074.7万元,实现利润244.96万元。
8、加强了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转发新颁国家及地方工程建设标准127项,废止标准32项。共进行工程计价标准核定264项,建筑面积174.4万m2,核定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价25项。全年共收建设双保费1075.43万元,拨付给施工企业875.17万元,并为困难施工企业调剂21万元,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