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2017年工作总结
四、助学扶困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民生普惠更加广泛。
一是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得相关工作。20**年,共计为37338人次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减免学杂费159.58万元;为17536人次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减免学杂费171.78万元;为全区54947人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减免书本费61.45万元;为2627人边远农村学生和困难学生提供中餐补助、困难寄宿生费73.29万元。
二是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免费教科书,免除本区户籍高中贫困生学费,免除**市户籍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20**年春季,为在我区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小学5700人,初中1924人提供免费教科书价值479235.62元;秋季,除继续为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小学5926人,初中1956人,提供免费教科书价值474809.99元。同时,为49名本区户籍在校贫困高中生免学费75400元;为105名**市户籍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费学费7.64万元。
www.qz26.com 三是为承担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提供学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20**年春季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给予承担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中、小学学生学杂费补助647110元,给予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612173元,20**年秋季给予书费补助416642.87元,学杂费补助610785元,生均公用经费补助442510元;全年共计投入2729220.8元。
四是建立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帮扶活动。对11名在我区普通高中毕业并经省招生委员会正式录取升入高等院校的本区户籍的应届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4000元;对111名我区符合贷款条件的经济困难家庭高校新生进行了资助,共计核贷金额527000元;组织全教育系统为患布加氏综合症和肝腹水的青山小学杨龙龙同学捐款20176.10元,为**八小患骨癌学生杨蔓玲捐款20308.40元;兴农中学组织全校师生为该校白血病患者高一(5)班靳文贵同学捐款45622元;对**六中高一(3)班刘雄(孤儿)进行了生活补助,每年补助2000元,三年共计6000元。
五、民办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民办教育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抓好民办学校审批工作。20**年,共计审批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 9所,其中,审批小学2所,幼儿园5所,校外培训机构2所,进一步扩大了民办教育规模,增强了民办教育力量。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和扶持力度。春、秋两季开学之初,对民办校(园)进行开学工作、安全工作、校车登记情况、教育教学工作等专项工作检查;对民办校(园)长和教师进行了学科知识和教育科研培训;在我区14所公办中小学与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开展“点对点”帮扶活动,以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为优势,帮扶教学环境相对落后的民办学校,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被指定结对的公办学校都派了一名副校长(或中层干部)到民办学校任兼职副校长,帮助学校规范教学管理;在落实好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为承担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学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政策的同时,规范民办学校经费管理,与区财政、物价、审计、纠风办等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区民办学校20**年收费及各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核,并接受了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的专项工作检查和市人大、市政协对我区民办教育的调研,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促进了我区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20**年秋季在我区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有小学生10875人,比上年增加672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5926人,在民办学校就读4949人,公办学校接纳比例为54.49%;有初中生3531人,比上年增加1008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1956人,在民办学校就读1575人,公办学校接纳比例为55.4%。**区爱心学校因办学成绩较为突出还得到市教育局拨付的3万元专项设备资金,该校用此笔经费配置了**区承担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中的第一个多媒体教室。民办爱心小学和现代幼教集团被省教育厅评为省先进民办学校。
六、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指导全区学校按照经上级职改部门审定的岗位结构方案,按照经区职改部门审定的岗位结构方案,坚持“精简高效、合理设岗、择优聘任“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经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按程序进行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