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局工作总结
四、狠抓硬件建设
为把“三个代表”思想落到实处,五年来,体育局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解决全区城乡体育设施。
1.加强体育中心建设。
为使体育中心的各种设施达到国际标准,能够承揽各种大型体育比赛的要求,五年来,对体育中心进行改扩建。99年投资400万元,对体育中心游泳池进行改扩建、建成的东看台投入使用。
20**年新建了塑胶田径跑道,增设一座儿童游泳池。20**年建设运动员宿舍楼。
2.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从1999年——20**年在区有关局的配合下,先后完成了卧龙公园、建新南北区、裕龙、五里仓等小区的健身工程。
20**年对所有健身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登记。今年体育局又为群众安装健身器材43套,对以前安装100多套健身工程进行检查维修,确保群众健身安全。全区的健身工程由1999年的3套,发展到20**年的155套。目前,社区内居民小区100%的安装了健身工程,被居民称为“民心工程”。
新建在石园东西南北区中心的石园健身广场是我区规模大、档次高的广场。分为老年、儿童、青年、康复、综合五个健身区,占地22000平方米,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为使老年人有更多健身场所,在人民公园扩建6块门球场,这些设施的配备使人们在健身中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党的关怀。
3.加快乡镇体育设施建设。
为缩短城乡之间距离,使富裕起来的农民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体育局通过抓典型办法,1999年投入18万元,为杨镇齐家务村、北小营镇小胡营村等10个单位配备了乒乓球、篮球、健身房等健身设施。引导农村资金,以大孙各庄吴雄寺、南法信镇冯家营等6个镇村为重点,用32万余元建设镇村体育中心。
后沙峪镇投资1800万元的“龙腾世纪”文化广场,占地18万平方米,是个集康体、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园林广场,为本地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娱乐场所。
五、加强法规建设,不断推进依法治体的进程
1.坚持量化管理。
为保证《体育法》的贯彻,我局制订《城乡群体工作量化管理评估细则》。每年年底坚持对各镇、局、公司进行量化评估,并将检查结果报区精神文明办,列入评选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从而引起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的重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
2.建立健全各项法规,依法行政。
为保证全民健身活动的正常开展,5年来,我们建立健全了《顺义区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顺义区经营性体育活动场所注册登记管理办法》、《顺义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并根据实际逐年进行修改,对1221个体育活动场所进行注册登记。给32家场馆办理游泳开放许可证、为40家经营性场馆办理了资质证书,对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