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初中教科研工作总结
2、完善激励机制
学校出台了系列奖励教育科研的政策。1、在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上有科研成果奖励分;2、在工作量考核上对主持和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记一定的工作量;3、在资金发放上,对科研成果进行重奖。这样使全体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有甜头、有奔头。
3、优化保障机制
学校制定了规范、有效的资金投入和保障制度,按教师人平多少本图书、学术期刊的标准,建立了教育科研图书馆和阅览室,成立教改实验和教育科研专家指导组,建立电子备课室、教育软件制作中心、综合实践基地及与高中、小学的固定联系点,开通校园网,并不断充实教育信息资源库。教科室和校刊编辑室定期和不定期编印包含国内外有关教育理论、新思想、新成果、新动态等内容的学习参考资料,为教师教育教学和开展科研提供信息服务。
(二)采取多种培养形式
1、实施“四个一工程”,鼓励自学成才。学校在结构工资方案中专门设立了教师业务学习津贴一项,要求全体教师一月一张教育教学文摘卡片,一月一篇随笔,一学期一份(篇)教育科研总结(论文),一学期汇编一本专集。督促教师通过读书研究并理论联系实际步入科研殿堂。
2、选派科研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研讨会、培训班学习。仅秋季学期学校就派出刘燕、贺红云、彭翠兰、解风英、刘芳等老师先后赴武汉、咸宁、襄樊等地学习和观摩,凡是各级学会的年会都让会员们按时参加。
3、教科室定期举办科研知识讲座和组织教育科研工作研讨会。
4、请各级教育科研专家、领导来校指导教育科研工作。
(三)通过“三抓三带”形成科研群体
1、抓科研骨干带一般教师。学校确定的各学科教研组长和课题组长都是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我们一是要求骨干教师将外出培训学习和自己读书学到的教育科研方法传授给其他教师;二是要求各骨干教师带头完成所承担的部分研究任务,并把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及时在校内交流;三是让学科的科研尖兵带1-2个“徒弟”,形成传帮式的梯队配置。
2、抓重点课题带一般课题。省级重点课题“初中研究性学习”是学校确定的骨干课题,学校在沙洋县率先开设了研究性学习实验课,由工作颇富激情的年青教师张为芬老师和几名科研骨干担任实验教师,做到课堂课题化,课题课堂化,先后已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研究性学习这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学习方式,渐渐为广大师生熟悉并接受,带动了其它课题的研究。
3、抓拳头学科带一般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学校公认的拳头学科。语文组实验教师研究探索出了“四主一本”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导”的重点在学法指导、心理疏导、激活思维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以思维为主线——强调训练科学思维,积极倡导创造性思维;以能力为主题——要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对学生可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负责,鼓励学生用新思想、新观念来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并做到勤学好问,不惟书,不惟师,敢于问难。目前这一模式,已经渗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影响和带动了其它学科及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举办“科研月”活动
“科研月”是学校多年坚持下来的一个有特色的科研活动。学校把每学期的第三个月定为“科研月”,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主要内容有:科研知识讲座、多媒体课件制作、上研究课、开专题研讨会以及科研提案搜集等。每个科研月都有一个研究主题,各项科研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今年12月第12个科研月的主题是:在课堂上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活动中,教师们互动切磋,作课精彩纷呈,学校也集中力量对其中的优秀课评选出了11个一等奖和13个二等奖。活动结束后,教科室根据各组实验的研究情况归纳总结,提出了“三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三自”(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四鼓励”(鼓励学生发言、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辩论、鼓励学生求异)、“五结合”(点拨讲、引导读、启发思、组织议、指导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校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三、物化科研成果,形成科研特色
在开展科研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及时总结经验,边研究边形成阶段性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效益功能。本年度,张兵副校长以及十多位教师的5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作品在国家、省、市(地)级刊物上发表;杨爱华、黄晶等老师的优质课均获县(市)级以上一等奖;李宗仙老师在全县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上所作的《探究串联电路的规律》一课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同仁们的一致高度评价;在20**年11月揭晓的荆门市首届优秀教育教学网站(页)评比中,《实验初中在线》(信息中心主任黄金炼建制)获得教学网站类一等奖,《金炼在线》、《米酒子――语文修贤》分获教师个人网页类一、二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既为学校增添了光彩,也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带来了活力。近3年来,全校教师发表论文、经验文章289篇,参加全国、省、市、县优质课、优秀教案设计、论文竞赛获一、二等奖247人次。去年底,学校被荆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荆门市教科所评为首届“科研型名学校”,解凤英等多名教师被评为“首届荆门市科研型名教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我校正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引,组织新一轮的课题立项实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教育科研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作出我们应尽的努力和贡献。
20**年1月5日
www.qz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