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第一,指导与帮助大学生完成学制规定的学习任务,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具备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修满相应的学分,掌握各学制系列要求的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心智以及适应环境变化、动手创造的能力。
第二,帮助大学生调整谋生、择业、创业的期望值。有关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其谋生、择业、创业的期望值大都有理想化的色彩,求全求美,求高求大,过高估计自己。大学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能力、知识结构、心智、体质及兴趣、特长、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因素,针对一些毕业生盲目追求到大城市、条件好、待遇高的地区或行业就业的趋向,学校应明确教育学生懂得理想职业的选择是相对的,应运用往届毕业生的 求职 实践经验说明国家需要、艰苦环境对个人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具有促进作用,激励大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第三,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的辩证关系和满足国家需求与适应市场选择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国家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及大学生就业政策、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政策等。要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义利兼顾的大局意识,转变陈旧观念,增强成才、立业的紧迫感,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
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辅相成、功能互补的,只是在教育内容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普遍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并顺利就业。